
過去幾年都是這樣的水準
11、會不會做N型單晶
單晶比較高效,19-20%,多晶是17-18%之間,平均轉換效率,最高的會更高。N型單晶,今年沒有的規(guī)劃,在未來pipeline有的,N型supply有效,現(xiàn)在衡量起來還不是很好,目前還沒有量產(chǎn),如果margin更高
12、N型會是未來方向?
多晶還是多數(shù),85%是多晶,擴產(chǎn)會單晶,是單晶margin比較高,如果都擴單晶,毛利率也會受影響,不認為趨勢單晶是個趨勢,3:7是個趨勢,各個市場日本會比較喜歡高效產(chǎn)品,日本更多是大型電站,日本大型不需要單晶,多晶會超過一半
13、單晶硅片和多晶硅片企業(yè)哪些比較有好?
單晶不多,就不回答,多晶renesolar,GCL,自己子公司400MW,是很大wafer供應,SunEdison也是我們wafer代工廠,臺灣綠能、中美晶都是供應商
14、2013年末電池片成本多少錢?成本的拆分?
去年年底成本不到40cents,30多的樣子,wafer一片0.9不到1塊錢美金,一片4.2w,換算24-25美分/w左右,非硅片成本0.15左右,非硅下降來自轉換效率提升,今年來看降價會有幅度
15、多晶硅上漲,成本壓力?全年毛利率
毛利率去年都是提升,第三季度13.2%,Q4 12.5%,wafer的價格上漲,第一季度毛利率也有些壓力,但是幅度有效,不會掉到10%以上,wafer有跌價,臺灣電池有漲價,成本有疏解
16、出貨量是多少?今年指引?
去年全年1.4GW,今年沒有目標,今年產(chǎn)能1.5GW,年底1.8GW,目前滿產(chǎn),三季度貢獻
17、雙反三個結果?
第一個是扣稅,稅率很關鍵,稅率過高出貨重新分配,中長期不會很擔心,如果限量限價,就看量和價,不管哪一個結果重新回到產(chǎn)業(yè)的供需,如果供需平衡,就不用擔心,美國下降,就是日本、東南亞就會提升
18、硅料是9毛,成本要高
Poly 24-25cents,非硅15cents,一直比大陸成本要高,目前售價是40美分,現(xiàn)在大陸是30多美分,主要效率差距
19、硅片進口?會采用GCL
大陸、臺灣、SunEdison都有,要走高效的,必須是高品質的wafer,所以需要高效wafer
20、出貨地區(qū)?
日本和大陸各占30%-40%,美國和歐洲各占10%-20%
21、今年擴產(chǎn)300MW,capex多少?
10億臺幣,33million USD,是自有資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