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化效率及成本空間或更大
單晶硅的價格普遍小幅高于多晶硅,這也成為單晶電站占比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據最新統(tǒng)計,2014年7月16-22日,單晶硅片(156mm×156mm)平均報價1.11美元/片,多晶硅為0.87美元/片;單晶硅電池片(156mm×156mm)報價0.403美元/瓦,多晶硅為0.31美元/瓦;單晶組件報價0.675美元/瓦,多晶為0.528美元/瓦。
但綜合券商和單晶硅生產廠商的預測,單晶系列產品的價格下降空間更大。據中銀國際分析,單晶硅片成本下降速度有望快于多晶硅片。
目前,單晶切片采用金剛線切片已成為趨勢。
金剛線的特點是可以將硅片切的更薄且高效,金剛線切割速度是普通剛線的兩倍,而且不需要特殊切割液,用水作為溶劑即可。而且金剛線的直徑小,線損低,方便切割更薄的硅片。據悉,目前主流切割厚度為190±10微米,隨著電池技術的改進,更薄的硅片將成為主流趨勢。
單晶硅棒因其晶格有序的特性,可以實現(xiàn)金剛線的規(guī)模應用,促進硅片薄片化,對應每瓦硅片的硅料耗量將更低。據悉,現(xiàn)在的單瓦硅消耗量4.3克左右,未來耗硅量將更低。中銀國際預計,再加上非硅成本的改進,未來單晶硅片的成本下降速度快于多晶硅片,從而兩者之間的價差亦進一步縮短。
此外,從金剛線設備的固定投資呈現(xiàn)逐年下降趨勢,中銀國際調研信息顯示,目前成本僅為高峰期間的1/5左右。
而多晶硅制造成本的下降空間卻極為有限。
據悉,多晶硅片的成本下降之路主要在于提高效率和鑄錠尺寸,但是硅錠的尺寸并非越大越好,這需要綜合考慮擴大的技術壁壘以及擴大后的經濟效應。
此外,多家券商分析,單晶硅在轉化效率方面存在更廣闊的空間,轉化效率將對成本產生重要影響,據測算,轉換效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,將使太陽能電站的系統(tǒng)成本降低7%左右。
據悉,單晶硅電池效率的實驗室世界紀錄是24.7%,多晶硅電池實驗室效率世界紀錄是20.4%。目前,大規(guī)模工業(yè)化生產的單晶硅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在19%-20%,高效單晶(HIT)可達到23%-24%,而多晶體硅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在17%-18%。單晶電池片效率的提升空間大于多晶電池片。
據長江證券研究分析,“目前,多晶轉化效率最高到18%,并且,多晶硅現(xiàn)在所有可以用的技術都用上了,還沒有找到比較合適的方法進一步提高轉換效率。”
中銀國際的結論與長江證券相同,“多晶已經接近效率極限,但是單晶仍有較大發(fā)展空間。”